Part7_ch

Created by t102

p.1

封閉式技能和開放式技能的區別是什麼?

Click to see answer

p.1

反饋迴路的特徵

例子

封閉式技能

不受環境影響

- 保齡球、桌球

開放式技能

受環境影響

- 籃球運球突破對方防守球員

Click to see question

1 / 62
p.1
技能的分類及特徵

封閉式技能和開放式技能的區別是什麼?

反饋迴路的特徵

例子

封閉式技能

不受環境影響

- 保齡球、桌球

開放式技能

受環境影響

- 籃球運球突破對方防守球員

p.1
技能的分類及特徵

根據大、小肌肉的運用,動作技能可以分為哪些類別?

類別

例子

小肌肉的運用

- 精細動作技能

- 彈琴、鍵盤操作

大肌肉的運用

- 粗大動作技能

- 走、跑、跳躍

p.1
技能的分類及特徵

技能的定義是什麼?

技能是指以最大確定性及最小能量或時間耗費來達成某一結果的能力。

p.1
技能的分類及特徵

影響技能動作完美與否的三個元素是什麼?

  1. 對相關環境特徵的知覺
  2. 決定何時何地要做什麼來達成目標
  3. 執行有組織的肌肉活動來產生達成目標的動作
p.1
技能的分類及特徵

動作的循環特徵可以分為哪些類別?

動作的循環特徵

類別

例子

- 分立技能

- 手倒立、轉體

- 系列技能

- 跳高

- 連續技能

- 跑步、步行、游泳

p.2
信息處理模型在技能掌握中的應用

信息處理模型中,技能掌握的過程是如何運作的?

技能掌握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 信息輸入:中樞神經系統接收動作要求。
  2. 中樞決策過程:根據動作要求產生動作回應。
  3. 動作輸出:執行動作。
  4. 回饋:動作完成後,所有相關信息(如動作要求、神經肌肉控制指令及回饋)以「動作程式」的方式存儲於「長時記憶系統」。
  5. 動作程式提取:遇到相同或相近的動作要求時,中樞神經系統提取動作程式並微調,然後存儲於「長期記憶系統」。
p.2
技能的分類及特徵

技能掌握的特徵有哪些?

技能掌握的特徵包括:

  1. 肌肉協調改善:動作的效能和效率逐漸提升。
  2. 動作程式建立:表現愈來愈穩定。
  3. 意識控制減弱:動作控制趨於自動化。
  4. 察覺細微差別能力提升:能夠察覺動作中的細微差異。
  5. 運用細微線索調整動作能力提升:能夠利用細微的線索來調整動作。
  6. 運用動覺回饋調整動作:更大程度地依賴動覺回饋來調整動作。
p.3
信息處理模型在技能掌握中的應用

信息處理過程的主要步驟是什麼?

信息處理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1. 信息輸入:接收外部信息。
  2. 感知覺覺:對信息進行感知。
  3. 短時記憶:暫時存儲信息。
  4. 長時記憶:長期存儲信息。
  5. 提取:從長時記憶中提取信息。
  6. 存儲:將信息存入長時記憶。
  7. 動作反應:根據提取的信息進行動作。
  8. 回饋:根據反應結果進行信息的再次輸入。
p.3
技能學習的階段及轉移

學習階段的劃分有哪些?

學習階段可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1. 認知階段:學習者熟悉技能的基本動作,處理大量來自視覺、語言及動覺回饋的信息。
  2. 動作階段:學習者將個別動作連貫起來,動作表現穩定性提升,預見力和時間控制改善,著重動作微調。
  3. 自動化階段:技能運用流暢、準確且不假思索,學習者能更專注於策略考慮。
p.1
技能的分類及特徵

動作技能的功能分類有哪些?

類別

例子

動作技能的功能

- 移動技能

- 走、跑

- 非移動技能或平衡穩定技能

- 手倒立、轉體

- 操控用具技能

- 足球賽中盤球突破防守

p.4
技能學習的階段及轉移

學習轉移的定義是什麼?

學習轉移是指先存經驗對學習或表現的影響,善用學習轉移可以使學習更快和更好。

p.4
技能學習的階段及轉移

正轉移、負轉移和零轉移的區別是什麼?

類型定義例子
正轉移先存經驗與學習或表現具「相近」元素,促進學習或表現。團身前滾翻和分腿前滾翻。
負轉移先存經驗與學習或表現具「不相似」元素,妨礙學習或表現。乒乓球和網球的揮拍動作。
零轉移先存經驗對學習或表現沒有影響。學習游泳與打乒乓球。
p.4
內在回饋與外在回饋的區別

內在回饋和外在回饋的區別是什麼?

回饋類型定義例子
內在回饋自己對表現的「感知」,例如身體的本體感受器提供的回饋信息。擊球時的球拍振動感知。
外在回饋從外界獲得的有關表現效能或質量的信息。100米跑的速率或空翻的高度。
p.4
內在回饋與外在回饋的區別

回饋的三種類型是什麼?

回饋的三種類型包括:

  1. 正面回饋:有關「做對了什麼」。
  2. 負面回饋:有關「做錯了什麼」。
  3. 矯正回饋:有關「應該做甚麼」。
p.5
內在回饋與外在回饋的區別

在學習技能的早期,應該主要依賴哪種回饋?

在學習的早期,應盡量獲取外在回饋;隨著技能熟練程度的提高,則應轉為主要依賴內在回饋

p.5
有效的練習方法

幫助別人學習技能時,應該使用哪些類型的回饋?

應盡量使用正面回饋矯正回饋,以加強學習效能;但須慎用負面回饋,因為它不能讓學生知道應做什麼,並且會對學習造成壓力。

p.5
有效的練習方法

提供回饋時,信息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回饋信息必須具體,例如以「起跳時有揮臂」代替「跳得好」,並且需要及時提供回饋

p.6
有效的練習方法

練習方法的意義是什麼?

練習的意義是透過實踐去掌握技能。

p.6
有效的練習方法

在安排練習時,應考慮哪些事項?

  1. 考慮個別需要和特點,令練習個別化。
  2. 製作學習曲線圖以監察進度。
  3. 做足夠熱身和整理活動。
  4. 以身體訓練為主,輔以表象訓練。
  5. 善用學習轉移,溫習已掌握的相關技能。
  6. 將複雜的技能分拆成若干部分逐個掌握。
  7. 盡快過渡至模擬比賽情境的練習。
  8. 重複演練技能並在不同情境中運用。
  9. 加插促進學習的評估。
  10. 進行反思以總結經驗或調整學習策略。
  11. 適當運用資訊科技及科學儀器輔助練習。
p.6
有效的練習方法

什麼是「分部練習法」?

將複雜的技能分拆成若干部分,然後逐個掌握,及貫串起來。

p.6
有效的練習方法

如何促進學習的評估?

透過同儕互相觀察,獲得有關表現質量的回饋信息。

p.6
有效的練習方法

為什麼要在每節練習後進行反思?

以總結經驗或調整學習策略。

p.7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什麼是喚醒,並且它如何影響運動表現?

喚醒是指人的「激活」狀態,從「昏睡」到「極度興奮」的一個連續體。根據「倒U假設」,喚醒水平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運動表現,最佳喚醒水平可能不在中央,而是偏向低或高的某一側。

p.7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焦慮與喚醒有什麼關係?

焦慮是指人在高喚醒水平時的不安和緊張狀態,通常與賽事的重要性、環境的不確定性、運動員的個性和自信心有關。

p.7
有效的練習方法

當喚醒水平過低時,有哪些方法可以提升喚醒水平?

  1. 加快及加深呼吸,激活心理狀態。
  2. 透過熱身活動或賽前練習,提升活力。
  3. 使用激勵性說話和正面提示。
  4. 聽節奏強勁的音樂。
  5. 進行激勵性的表象訓練。
p.7
有效的練習方法

當喚醒水平過高時,應該採取哪些放鬆方法?

  1. 微笑。
  2. 延緩動作節奏。
  3. 慢慢地深呼吸。
  4. 專注於現在,不想過去或未來。
  5. 進行放鬆表象訓練。
  6. 享受現況。
p.8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倒U假設的最佳喚醒水平是什麼?

倒U假設指出,最佳的喚醒水平會導致最高的表現水平,這個最佳喚醒水平位於曲線的峰值處。

p.8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運動員A、B、C在喚醒水平與表現的關係上有何不同?

運動員B的表現峰值高於運動員A,而運動員C的表現峰值低於運動員B,顯示不同運動員對喚醒水平的反應不同。

p.8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在活動A和活動B中,喚醒水平與表現的關係有何差異?

活動A的表現峰值高於活動B,顯示在不同活動中,喚醒水平對表現的影響可能會有所不同。

p.9
注意力與專注力的提升方法

注意力的定義是什麼?

注意力是指將焦點選擇性地放在某些信息上,能夠注意相關信息而忽略不相關信息。

p.9
注意力與專注力的提升方法

在最佳喚醒水平下,注意力的表現如何?

在最佳喚醒水平時,我們能夠注意相關的信息,並忽略不相關的信息。

p.9
注意力與專注力的提升方法

喚醒水平過高時,注意力會出現什麼問題?

當喚醒水平過高時,我們會傾向於注意某一焦點,從而忽略許多相關的信息。

p.9
注意力與專注力的提升方法

專注力的定義是什麼?

專注力是指長時間注意某一焦點,受到環境干擾和內部思想的影響。

p.9
注意力與專注力的提升方法

如何改善專注力?

改善專注力的方法包括:

  1. 在訓練中多進行模擬比賽;
  2. 熟習比賽時動作模組的程序;
  3. 制定賽前及比賽計劃,並預計須注意的信息;
  4. 運用自我提示,令自己在眾多干擾中仍能注意到相關的信息;
  5. 專注於目前,不想過去,也不理會將來;
  6. 專注調整,不評價自己的表現。
p.10
動機、自信心與目標設置的重要性

動機的定義是什麼?

動機是指對我們處事的意願、所投放的時間和盡力程度。

p.10
動機、自信心與目標設置的重要性

影響動機的因素可以分為哪兩類?

影響動機的因素可分為外在和內在兩類。外在動機是為了獲取某種利益、獎牌、獎金、讚賞等而付出努力;內在動機則是為了興趣和享受活動過程。

p.10
動機、自信心與目標設置的重要性

自信心是什麼?

自信心指相信自己會有令人滿意的表現,它可以通過成功的經歷逐漸建立。

p.10
動機、自信心與目標設置的重要性

如何提升自信心?

提升自信心的方法包括:

  1. 設置適當的目標,建構成功的經歷。
  2. 提升體能、技能和戰術,為應付挑戰作好準備。
  3. 學習建立自信的形象,例如抬頭挺胸。
  4. 將負面想法轉變為正面想法,並透過反複的表象訓練和自我提示加以強化。
p.10
動機、自信心與目標設置的重要性

為什麼自信心影響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

自信心影響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因為一些兒童不參與體育活動,常常因為缺乏自信而認為自己不屬於運動型。

p.11
動機、自信心與目標設置的重要性

設置合適的目標對運動員有什麼影響?

設置合適的目標可以幫助運動員集中注意力、提升自信心及增強動機,並最終對運動表現產生正面的影響。

p.11
動機、自信心與目標設置的重要性

表7.1中列出的三類目標分別是什麼?

類別著重點成功關鍵例子
結果目標比賽結果視乎對手的表現奪取全場總冠軍
表現目標達到標準努力;與對手的表現無關以4分30秒完成1500米跑
過程目標能引致優秀表現的行動努力;與對手的表現無關於1500米跑比賽過程中,保持正確的擺手動作。
p.11
動機、自信心與目標設置的重要性

設置目標時應遵循哪些指引?

設置目標時應遵循以下指引:

  1. 目標必須具體和有時限。
  2. 目標應具挑戰性但可實踐的。
  3. 目標應具備清晰的表現指標,即在什麼條件下完成什麼行動。
  4. 將長期目標分拆成數個階段性的短期目標。
  5. 應設置過程目標和表現目標,減少甚至不設置結果目標。
  6. 既為比賽設置目標,也為練習設置目標。
  7. 設置目標後,應思考實踐目標的策略。
  8. 將目標張貼在當眼位置,讓自己時常看到。
  9. 不要設置太多目標。
  10. 常常檢視目標,必要時可作適當調整。
p.12
有效的練習方法

表象訓練的定義是什麼?

表象訓練又稱「心理練習」和「心理演習」,是指在腦海中創造或重建經歷。

p.12
有效的練習方法

表象訓練可以分為哪兩種?

表象訓練可以分為外部表象和內部表象。外部表象是透過錄影觀看他人的表現;內部表象則是透過感官系統體會動作的過程和結果。

p.12
有效的練習方法

進行表象訓練時,應注意哪些要點以取得最佳效果?

  1. 開始學習時應避免干擾,最終過渡到真實比賽情境中運用。
  2. 每次訓練前進行深呼吸和漸進放鬆。
  3. 投入訓練,產生身歷其境的感覺。
  4. 配合身體動作以提升表象的清晰程度。
  5. 在閉眼和開眼兩種情況下進行訓練。
  6. 表象應包括動作的過程和結果。
  7. 隨心所欲地創造或重建經歷,探索如何控制表象。
  8. 調校動作的速率至與真實情境相同。
p.12
有效的練習方法

內部表象的特點是什麼?

內部表象透過感官系統,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體會動作的過程和結果,感覺好像自己正在做動作。

p.13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優秀運動員的個性特徵有哪些?

優秀運動員通常具有以下個性特徵:

  • 活力:比一般人更有活力。
  • 抗壓能力:能夠在逆境中應對挑戰。
  • 專注力:在比賽中能保持高度專注。
  • 自信心:對自己的能力有較高的信心。
  • 情緒穩定性:不容易感到緊張、抑鬱、氣憤、疲勞或困惑。
p.13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如何培養優秀運動員的個性?

優秀運動員的個性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培養:

  1. 艱苦的鍛鍊:持續的體能訓練和技術練習。
  2. 心理訓練:進行專注力和自信心的訓練。
  3. 壓力管理:學習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和專注。
p.14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在球類活動中,如何判斷碰撞是攻擊行為還是進取心的體現?

判斷碰撞是否為攻擊行為或進取心的體現,主要看球員是否有蓄意傷人的意圖。如果沒有蓄意傷人的意圖,且球員全力投入比賽,則屬於進取心的體現;反之,若有蓄意傷害他人,則屬於攻擊行為。

p.14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攻擊行為的主要成因有哪些?

攻擊行為的主要成因包括:

  1. 挫折 - 挫折容易引發緊張和憤怒情緒,增加敵意傾向。
  2. 個性 - 容易發怒的運動員對挫折的承受能力較低,對周圍事物充滿敵意。
  3. 信念 - 一些運動員認為某些攻擊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當的,但在運動場上卻是可接受的。
p.14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攻擊行為對運動表現有何影響?

攻擊行為會造成傷害,並影響運動表現,因為它會將喚醒水平提升至超出最佳水平之上,並轉移注意力。此外,攻擊行為不符合體育精神,必須予以禁止。

p.14
心理因素對運動表現的影響

運動員應該如何控制情緒以避免攻擊行為?

運動員可以採取以下方法控制情緒:

  1. 延緩動作節奏,凡事三思而後行。
  2. 深呼吸,反覆說:「放鬆」、「無須緊張」、「沒有什麼大不了」等。
  3. 提醒自己,發怒不但於事無補,自己亦不好過。
  4. 告訴自己,攻擊行為不符合體育精神,必定會被懲罰。
  5. 盡快返回自己崗位,為下一輪的活動作好準備。
p.15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壓力感受的兩個主要因素是什麼?

壓力感受的兩個主要因素是:(甲) 自覺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務,(乙) 認為未能完成該任務會帶來嚴重後果。

p.15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影響自我判斷完成任務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自我判斷完成任務能力的因素包括性格、經驗和自我期望等。

p.15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壓力的反應可以分為哪兩個方面?

壓力的反應可以分為生理方面(如喚醒水平升高)和心理方面(如焦慮、驚慌、抑鬱等)。

p.16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放鬆在壓力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什麼?

放鬆是壓力管理中最重要的策略,能幫助人們減輕壓力,提升心理健康。

p.16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來進行放鬆訓練?

放鬆訓練的方法包括:

  1. 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
  2. 生物回饋
  3. 表象訓練
  4. 冥想
  5. 靜觀練習
  6. 正面想法
p.16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正面想法在壓力管理中有什麼作用?

正面想法能幫助人們從心理上減輕壓力,通過將挑戰視作學習機會和重新檢視事件的嚴重程度,促進積極的心態。

p.16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的目的為何?

漸進式肌肉放鬆練習的目的是透過連續收緊和放鬆肌肉,讓人們體會放鬆的感覺,從而減輕壓力。

p.16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靜觀練習包含哪些元素?

靜觀練習包括呼吸法、指導下的表象訓練及其他放鬆身心的練習,旨在幫助舒緩壓力。

p.17
壓力的本質及管理策略

面對壓力時,應該如何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應主動與父母、朋友、同學、老師等訴說面對壓力的感受,並向他們尋求意見和協助。

p.1
技能的分類及特徵

動作的複雜程度可以分為哪些類別?

動作的複雜程度

類別

例子

- 簡單技能

- 單足站立

- 低組織複合技能

- 踢十二碼罰球

- 高組織複合技能

- 助跑跳起上單槓

Study Smarter, Not Harder
Study Smarter, Not Harder